在《影后》這部影集當中,我最心疼的角色是茵茵,茵茵對自己的要求極高,在專業上的努力可以看見她不輸給任何人,卻無法擺脫歲月的折騰,為了保有女星最佳形象,她葬送了自己的愛情,但即便如此,遇到新的合作夥伴她還是要重新試鏡,博得製作人與導演的喜愛與認同....
#榮格心理學
在榮格心理學中,相信每個人內在將有陽性面(阿尼姆斯)也有陰性面(阿尼瑪),既是我們個人內在的一個建構,也是一個原型意象。原型是超越個體存在的、集體無意識中的普遍性模式。它們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具有永恆的特質。
鄧惠文醫師在《中年之路》系列講座中的《女性中年個體化之路》引述榮格曾提及原型就像是雪花一樣,雪花就是六邊形,不是七邊形、八邊形,它就只會是六邊形,原型就是這麼自然而然的存在。
"自古以來,英雄總是被賦予神一般的屬性,任何試圖避開舊軌並且在險峻的未知裡創造的人,要不是瘋了,便是著了魔,抑或可能是個神祇。這當中有些人幸運地得到縱容,不幸的那些,則被剁成碎片或架上樁火烤。現在以精神分析學的角度來看,在集體的層次上,我們仍然有許多英雄存在,例如運動員、演員、政治人物等等。
由於他們在自己身上所做的努力,這些具有人格的人們,對於那些擁有靈魂且渴望生命的人而言,自是一股吸引力。你必須和當下的自己坦白相處,因為你究竟是甚麼樣的人,那無論如何都將對周遭的人產生影響。"取自於《榮格心理學:我的大象生活》
演員們背負著人們所投射出來的幻想與渴望,《影后》講述的正是女演員們所展演出來,人們期待的Anima的樣態,卻忽略了她們在幕後仍是一個人,擁有自己真正的性格與脆弱,也有其他的社會角色。
然而,現代的人們沒有辦法接受所崇拜的人物老去,而《影后》裡的茵茵深切地明白這一點,她為了維持住自身在這個社會中的強勢位置,她不能老去,因為她需要持續維持Anima的性吸引力。
鄧惠文醫師在《SHE》線上講座提及榮格在《婚姻作為⼀種⼼理關係》中談到"致命女性"的概念"
"某些型別的女性似乎天⽣為吸引Anima投射;事實上,⼈們幾乎可以談論明確的"Anima型"。 所謂的類似"獅身⼈ ⾯像"的角⾊是他們裝備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種模糊,⼀種耐⼈尋味的難以捉摸——不是空無⼀物的無限模糊,⽽是似乎充滿承諾的無限,就像蒙娜麗莎的沉默。 這類女⼈無論⽼少,母或女,可疑的貞潔,孩⼦氣,又被賦予了天真的狡猾,這特別能讓男性繳械。
"某些型別的女性似乎天⽣為吸引Anima投射;事實上,⼈們幾乎可以談論明確的"Anima型"。 所謂的類似"獅身⼈ ⾯像"的角⾊是他們裝備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種模糊,⼀種耐⼈尋味的難以捉摸——不是空無⼀物的無限模糊,⽽是似乎充滿承諾的無限,就像蒙娜麗莎的沉默。 這類女⼈無論⽼少,母或女,可疑的貞潔,孩⼦氣,又被賦予了天真的狡猾,這特別能讓男性繳械。
不過,即便是女神如茵茵,終究只是個凡人,沒有辦法長生不老,但她意識到自己的有限性時,她終究會崩潰。
"在個人的心靈中,自我與自性之間的連結被切斷,然後阿尼姆斯受傷了。直到此刻,這女孩一直都與她的夜間鳥戀人過得非常快樂,但是這樣真的不會有任何進展,於是這個頗為矛盾的結合需要面臨挑戰以讓其有所成長。作為一個孤兒,她被召喚要走得更深入一點"。"引用自《孤兒》從榮格觀點探討孤獨與完整一書。
在茵茵跟愛人真正離別之後,她才能去正視自己的孤獨與衰老,放下她所堅持的"完美形象"才能更自在地與他人有所連結。
《影后》中的茵茵,不僅是一位追求完美的女星,更是Anima的化身,她在螢幕上展現出社會期望的女性魅力,但在私底下,卻掙扎於保持年輕與面對衰老的恐懼中。
這種內在的矛盾讓她被迫扮演一個遠離真實自我的角色,也因此逐漸失去與他人真心交流的機會。當她最終與愛人告別,開始面對自己的孤獨與衰老,便意味著她放下了長久以來的完美形象,讓自己在不完美中找到一種真實的連結。
這樣的轉變,正呼應榮格心理學中個體化的概念——只有在接納自己所有的面貌之後,才能真正地走向完整。
最終,我很喜歡鄧惠文醫師在《女性中年個體化之路》提醒我們,沒有所謂的"好好個體化"這件事,我們都已經習慣了有個標準化的答案,這是非常陽性特徵的想像,好像它有個地圖或是時間表,但事實是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而每個人在走向個體化的路程自然會有來來回回或是輾轉反覆的過程。
在那之前,我們要先學習接納自己的有限性,同時也透過對於自己對偶像的崇高想像與投射,放在心裡思考何以我們會如此希望對方不要變老、不要變醜,某程度也是我們對於老去的恐懼。
在土星雙魚即將要順行的前夕,土星是時間之神克羅諾斯,克羅諾斯害怕自己重複了父親天空之神烏拉諾斯的命運,擔憂自己某天被自己的孩子給推翻,於是當祂的孩子被產下時,祂就把小孩吃掉。
這樣的意象其實很清楚地展現了土星在我們星盤中所扮演的角色,那就是它的出現與行運的追擊,就會迫使我們無法再當個孩子,必須要長大、扛起責任。
然而,祂也是豐饒之神,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的有限性時,我們就能更珍惜當下、更聚焦內在,並且看見自己與他人、眾生有連結之處。
你呢?你對《影后》裡最有共鳴的角色是誰呢?
倘若你想更了解鄧惠文醫師如何讓大眾更理解榮格心理學,那麼你不會想要錯過她在Hahow的課程,倘若你想透過星盤進行自我探索,歡迎參考我在12月中旬開設的課程【活出喜歡的自己】星盤中的自我療癒途徑,晚鳥優惠中,提供錄影回播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