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呂旭亞老師與鄧惠文醫師談《榮格心理分析觀點的諮商倫理》
線上有上百位同學在課堂中,有些夥伴分享自己的實務案例,以及目前遭遇到的倫理困境。
呂旭亞老師在課程一開始就提及心理諮商是為了協助促進個案的心靈成長、支持個案走向個體化的旅程。
然而,在那之前,身為助人工作者需要對自己陰影工作,才能夠對自己的言行負責…我們要先意識到我們是如何被這個社會所形塑、如何被個人本能所影響…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我們可能會過度認同倫理價值,將陰影壓制。
當我們一而再地壓制無意識的慾望,某天我們會被陰影所反撲。
因此,我們需要對自己的陰影認識並接納,那是助人工作者對專業工作的負責任的態度。
鄧惠文醫師還提到我們早晚會遇到我們的陰影人物…可是,我們不論如何都要為個案好好存活著;
「我們是要蓋上鍋蓋燉個幾小時才是好的治療,還是一定要加上老母雞去燉才是?到底什麼樣的治療對個案才是當前他最需要的?」
在這場工作坊裡我們討論了遠距諮商、AI、如何知情同意與保存個案的資料,甚至到什麼樣的程度需要通報等等細節的倫理。
這堂課真的是精華滿滿,有些實務現場夥伴們的分享也很精彩。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