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禮拜上完課之後

我家同事很緊張地問我:

"抹茶你有覺得那天上課的氣氛有很尷尬嗎?"

這時我的頭上浮出一堆問號

"尷尬?不會啊!我覺得滿開心的,聽聽每個人解牌的想法,

我也很開心看到很久不見的小三老師(因為他在高雄我在台中)"



同事說:

"喔喔,那就好,我也覺得那天氣氛還不錯啊!可是有人說你那天臉很臭,

我就說你可能只是因為沒吃飽吧!"



"你真了解我,但那天不是因為我沒吃飽而臉臭,是因為我那天看小說看太晚

沒睡飽而臉很臭"我解釋,能睡飽跟吃飽是人生之中最重要的大事啊!(請不要跟我說跟某種動物很像!)



同事說:"對啊!我就說嘛!你並沒有不爽!"

"我是不爽啊,不爽沒睡飽,跟上課一點關係都沒有!"





事後,我覺得很有趣,每個人對我的反應的解讀都不太一樣

卻不見得是真正我想表達的

這又讓我想到陳心怡老師常說:

"每個人是活在他理解的世界裡的"

一開始學社學時,這句話就被我奉為圭臬

心中的光芒一文中還針對這句話大大地做了一番文章





有些時候我們常說"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句話就是這樣

因為我們都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思考的模式也不一樣

所以,我們對人事物的理解方式就不盡相同

若在沒有加以求證的情況之下,

往往誤會就會這樣產生了



"我覺得你吃好多喔!"說者只是單純地為他的發現感到驚嘆。

聽者以為說者在嘲諷他很胖這件事情。



是否會覺得這樣的場景很熟悉呢?



其實,不只是語言會造成人們的誤解

就連非語言也是如此。



就像一開始抹茶親身經歷的例子

只是一個表情、簡單的動作,每個人就會有不同的解讀



抹茶在開會的時候打了呵欠

旁邊的同事以為我覺得這個會開得太無聊

對面的同事覺得我昨晚沒有睡飽

斜對面的同事壓根沒把這個動作放在心上,甚至沒有注意到



嘿!真有趣不是嗎?

人家說,一樣米養百樣人,就是這種道理

就是因為同一種打招呼的方式,每個人反應都不一樣

才能顯示我們自己的獨特性、這個世界的多樣性



所以,你若習慣太過於悲觀思考

以為抹茶打呵欠是覺得你講話太無聊

這不是你的錯,而是你的基因、你的成長背景這樣告訴你的



沒關係,我們轉個念就好

"抹茶只是因為他昨晚看小說看太晚才沒睡飽"

看,這樣誰都沒有錯!錯的只有抹茶昨晚太晚睡



別習慣去責備自己,也別把自己套入一個固定的圈圈之中

人生若是只有單一模式的思考方式,豈不太無聊?



我們不求理解每個人,我們只求理解自己,然後,

用不同的角度再解讀一次,你會發現,這世界比自己想像中更精彩許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邱于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